高层官宣,买不起房子的人福利来了?
在之前的文章《楼市调控关键节点,1个重要变化出现了》里面,小巴和大家聊到现在楼市的调控重点逐步转移到了二手房身上,然后新房二手房一起抓,调控越发密集。
现在国家已经把“房住不炒”的事情死死按在每个人的脑门上,这成了一条基本的逻辑线。
而不久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开的一个发布会,咱们也看到了与“房住不炒”同等重要的另一条基本逻辑线,被官宣强调,那就是——
“住有所居”。
为什么同等重要?
很简单,符合共同富裕大背景嘛,“住”作为咱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,这问题肯定是在解决清单里面的。
这个发布会的名称就叫“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”,听着还挺振奋人心的,但琢磨一下和以前的“耕者有其田,居者有其屋”的说法又有着微妙的变化。
毕竟让每个人都买得起房,特别是大城市的房子,也不现实。
所以住有所居,重点不是买房,而是大家都有房子住。
而且老实讲,其实现在大家并不缺房子,像咱们在去年的文章《户均1.5套房,你拖后腿了没?》里面,和大家聊到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调查,调查里面显示:
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高达96%,平均每户家庭拥有住房1.5套。其中,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.4%,两套住房的占了31%,有三套及以上的占比是10.5%。
而在这次发布会里,住建部王部长也提到,2019年,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39.8平方米,农村居民则是48.9平方米。
也就是说,总量是不缺的,主要是结构性的分布不均。
比如三四线的房子过剩,无人问津,但是大城市,尤其是核心区域的房子短缺,抢破了头。又比如不少人到大城市打工,老家有房子,但大城市里没房。还有就是农村和乡镇的住房建设,也是不均衡。
所以在发布会里面,提到要控制大拆大建,转而关注存量部分质量的提高,也就是旧改,比如加装电梯,完善物业管理等等,来增加幸福感。
存量部分就提高质量,至于有需要扩大供给,大力操办的,也不是以前的商品房了,而是保障性住房。
以前地方政府是偏向于建商品房,在卖地这一块就有不少收入了。
但是建保障性住房这种,压根没什么钱赚,甚至要为人民谋幸福而倒贴,所以确实可能会动力不太够,如果是那些财政收入本来就少的落后地区,政府就更没钱办了。
但是这次发布会上,王部长表态明确了——
“十四五”期间,将以发展保障型租赁住房为重点,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,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,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。
这是强调要动真格了。
(“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”发布会文字实录)
而且,还解释了咱们的住房保障体系里面有三个部分:
- 公租房
- 保障型租赁住房
- 共有产权房
公租房,这个大家应该是听得最多的,主要是面对那些有城镇户籍,但是是低保和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,那么你就可以去申请公租房住。
公租房的租金很低,然后现在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。
保障型租赁住房,主要是针对那些人口流入的大中城市,重点一线城市,特别是照顾那些年轻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问题,租金也很低,让这些人有落脚之处。
共有产权房,针对的是那些“夹心层”购房者,也就是有一定经济能力,但因为房价太高买不起,名下无房的人,那么就可以和政府共享产权,比如用5折之类的价格,购买房子的一半产权。
虽然产权只有一半,但可以享有房屋的居住、入学等权益,到了一定年限之后,按照市场价或一定折扣买断剩余产权,变成商品房。
但如果你日后卖出自己的产权,政府来回购,你只能拿到自己资产数额部分的变现,就别想赚钱套利的事了。
共有产权房现在也在多个城市推行了,北上广深这些重点城市都有筹建。
深圳还有一种叫“安居房”。
虽然也是面向高学历人才和住房困难户提供的低价房,打了5-6折,但它不是和政府共有产权,而是政府出让了低价地块,所以房价远低于商品房,申请条件也比共有产权房更严格一些。
不过无论是安居房,共有产权房还是那些保障房,常常是僧多粥少,供不应求,所以这也是往后要加大供给的重点。
除了要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外,为了照顾广大租房打工人的口袋,住建部还把租金也做了限制,以后租金年度涨幅不能超过5%。
这个表态对广大租房青年来说,当然是好事了,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那些做房产投资的人就得想想了,以后的房价和房租涨幅,还能不能跑赢你买房的资金成本?
对近几年的调控总结,住建部用了一个新词,“人、房、地、钱”四位一体联动新机制,这个总结可以说是全面清晰,想想今年以来的调控是密集又有力到肉,可见其决心。
而“房住不炒”和“住有所居”,就是在共同富裕下大背景下,房地产市场的两条基本逻辑线。
加上星标
可以更快找到理财巴士喔~
理财巴士发布时间 20210910
本公号原创内容版权归理财巴士所有
转载请注明:
文章来源:理财巴士
微信公众号:LicaiBUS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文章目录
觉得有收获就点亮星星,
或点个赞给小巴鼓励吧